您当前的位: 首页 > 业界动态 > > 内容页

“一核两区” 推进贵州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可持续发展

来源:多彩贵州网 2023-04-17 15:45:24


(资料图)

(本网记者 石琳婕)日前,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贵州省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22—2030年),提出“一核两区”产业发展格局,推进全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可持续发展。

其中,结合贵州省资源分布特点,通过高端补链、终端延链、整体强链,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按照“一核两区”总体规划布局,坚持“三元”和“磷系”两条路线并重,加快培育以三元正极材料及原辅料、磷系电池材料、电解液及原辅料为代表的电池材料及原辅料产业集聚区,重点补齐锂盐、隔膜等材料短板,着力突破“煤焦油—针状焦—负极材料”产业路径,加快布局钠离子电池及原辅料。推动贵州省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产业的全面发展,打造“电动贵州”新名片。

“一核”:以贵阳贵安和“开阳-息烽”“瓮安-福泉”两大磷化工产业基地为核心,培育打造新能源电池及配套产业集群,培育壮大磷系、氟系电池材料产业带。其中贵阳贵安和“开阳-息烽”以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配套为基础,进一步推进产业链升级并辐射带动全省发展;“瓮安-福泉”以资源优势和化工产业基础,推动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与磷化工产业融合,打造千亿级磷化工产业园区。

“两区”:铜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聚集区和“黔西南-六盘水”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聚集区,其中铜仁市以大龙经开区为重点、以黔东工业集聚区产业带为支撑,“黔西南州-六盘水”以义龙新区为重点,兴仁经开区、安龙工业园区、盘北经开区、六枝经开区等为支撑,重点发展三元电池正极材料及原辅料、钠离子电池材料及原辅料等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还提出包括遵义市、毕节市、安顺市、黔东南州等地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构建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格局,打造省级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产业重点园区,补齐锂盐、隔膜、电解液、电池添加剂等短板,与省内新能源电池产业形成配套。

关键词: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数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9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